今天,淄博市人民政府與山東省港口集團通過網絡視頻傳輸系統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在線上舉行淄博內陸港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內陸港首趟“淄博至黃島”五定班列在山東陸港國際物流集裝箱場站鳴笛開行。本次班列共裝了淄博5家外貿出口企業的90個標準集裝箱,計45個車皮,貨值1100萬美元,產品為藥品,服裝,電子產品,紙張等。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淄博市與山東省港口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暨淄博內陸港啟動儀式分設淄博主會場、分會場和青島主會場,全程通過網絡視頻傳輸實現議程同步。
淄博主會場由淄博市副市長蓋衛星主持,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分別在淄博主會場和青島主會場出席儀式并致辭。淄博市委副書記、市長于海田和山東省港口集團總經理李奉利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淄博市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魏玉蛟出席淄博主會場,高新區領導郭成、李秀清、焦剛、朱貽勝參加設在淄博保稅物流園區,山東陸港國際物流集裝箱場站的高新區分會場。
內陸港也稱“陸港”或“無水港”,是指把一線口岸的功能向內陸城市延伸,在內陸地區建立的具有報關報檢、查驗產生運抵、簽發提單等港口服務功能的區域物流中心。淄博內陸港項目于2018年就已納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2019年下半年以來,在淄博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山東省港口集團的大力支持下,高新區著力強化平臺思維、生態思維,科學論證淄博內陸港建設方案,以保稅物流園區為核心區,配套完善軟硬件設施,擴大對外開放,提升經濟外向度,加快打造國際內陸港,促進淄博外向型經濟發展。外向度,加快打造國際內陸港,促進淄博外向型經濟發展。
淄博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魏玉蛟介紹,為加快建設淄博內陸港,淄博高新區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化運營相結合的模式,建立了內陸港運營平臺公司,充實專業人才,拓展國際物流服務、項目招商等業務,出臺淄博內陸港“五定班列”扶持政策,形成了外向型經濟發展高地。

據了解,淄博內陸港核心區設施齊全、功能完備,有國家級保稅物流中心和即將獲批的綜合保稅區的功能、政策優勢,建有7條鐵路專用線,3萬平方米海關監管場站,6.4萬平方米保稅倉庫,45萬平方米配套倉儲設施,27.66萬平方米露天堆場以及3.56萬平方米保稅大樓,并新建成3.2萬平方米集裝箱堆場,實現了國際貨物的生產、加工、分撥、銷售,以及國際貨物的多式聯運;安裝有國際物流信息系統,實現了船公司、碼頭及國際貨代公司信息互聯互通。本次淄博內陸港到黃島班列共裝了淄博5家外貿出口企業的90個標準集裝箱,計45個車皮,貨值1100萬美元,產品為藥品,服裝,電子產品,紙張等。
淄博內陸港是將港口的功能向淄博內陸延伸,以淄博保稅物流園區中淄博保稅物流中心及未來淄博綜合保稅區為核心建立的具有報關報檢、簽發提單等港口服務功能的國際貨物集散地,是淄博東接青島、西連歐洲、聯通南北,打造陸鐵海多式聯運國際大物流體系的重大戰略舉措。淄博保稅物流園區,依托歐亞班列聯通“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通道優勢、海關監管場站及山東陸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專用鐵路線的設施優勢、物流樞紐的集散分撥優勢、海關特殊區域的政策優勢,不斷推進同山東省港口集團的合作。在山東省港口集團大力幫助和支持下,淄博保稅物流園區安裝了“在途監管系統”,“碼頭管理系統”“集裝箱箱使系統”等多式聯運信息系統,實現了船公司、碼頭及貨代公司信息互聯,集裝箱生產、作業、維修及運輸全程監管。淄博內陸港實現了部分港口功能前置,這是多方攜手打造利益共同體,合力暢通國際物流海鐵聯運模式的有力探索。
下一步,淄博市將繼續深化與山東港口集團的合作,打造淄博內陸港為青島港的“起運港”,逐漸實現港口功能的內陸化后移,更好的服務于淄博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發展模式,助力淄博與世界對接。構建東西雙向物流大通道,建設國際貨物集散中心,打造淄博與青島互聯互通、互利互惠的合作發展新格局。閃電新聞記者 孫凱旋 報道
返回山東陸港網首頁>> 責任編輯:閃電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