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位于山東中部,南依泰沂山麓,北瀕九曲黃河,西鄰省會濟南,東接濰坊、青島,是國務院批準的山東半島經濟開放區城市和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轄張店、淄川、博山、周村、臨淄5個區,桓臺、高青、沂源3個縣,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1個省級文昌湖旅游度假區,總面積5965平方公里,人口422.4萬,其中市轄區人口279.6萬。市政府駐地張店是全市的中心城區。 歷史文化 淄博歷史悠久,是齊文化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臨淄為春秋五霸之首齊國的故都,因齊國最早興起蹴鞠運動,臨淄被國際足聯認定為世界足球起源地。中國歷史上第一本手工業方面的專著《考工記》、第一本農業方面的專著《齊民要術》以及最早闡述服務業的專著《管子》都是在這片土地上寫成的。齊文化具有開放進取、兼容并蓄的特質,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淵源之一。淄博歷史上曾產生過許多著名人物,姜太公、齊桓公、管仲、晏嬰、孫武、左思、房玄齡以及蒲松齡、趙執信、王漁洋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淄博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項。 淄博是一座獨具特色的組群式城市,5個城區各相距20公里左右,城鄉交錯,布局舒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5%,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2.2%,建成區綠地率36.3%,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5.95平方米,是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淄博是山東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東西向的膠濟鐵路、濟青高速公路、濟青高速公路南線、309國道和南北向的淄東(營)淄八(陡)鐵路、濱(州)萊(蕪)高速公路、803省道形成便捷的交通主干網絡。市中心距濟南國際機場和青島港分別為70公里、210公里。 淄博是魯中電信中樞和郵件處理中心,國際互聯網以及現代化通訊業務發展迅速,對外聯絡暢達。城市自來水日供水能力120萬噸,管道天然氣年供應量8.3億立方米。先后實施兩輪碧水藍天行動計劃,城市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達到92.2%,全市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淄博市經濟實力日益增強。自1992年以來,連續進入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行列,被評為中國投資環境50優城市。2010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2866.7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62.4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2470.56億元,貸款余額1686.13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311.19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195元。
|